(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踽踽(jǔ jǔ):形容孤独的样子。
- 攘(rǎng):偷窃。
翻译
兴衰应当是有命运安排的,得到和失去只有自己知道。 孤独前行是众人所忌讳的,漫长岁月里谁能与我同行。 如果我心中的道义不存在了,难道还会每个月去偷一只鸡吗(意思是不会做有违道义的小事)。 清风中听到鹤的鸣叫,想象着在南山栖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得失、孤独以及道义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兴衰得失的看法,认为这是命中注定,自己心中明白即可。“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则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强调了诗人对道义的坚守,不会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最后两句通过描写风清鹤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高远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南山栖息,远离尘世的纷扰。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
黄庭坚的其他作品
- 《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 —— [ 宋 ] 黄庭坚
- 《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曲莲子汤三首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郭明叔登县楼见思长句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 —— [ 宋 ] 黄庭坚
- 《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 —— [ 宋 ] 黄庭坚
- 《 既作闵雨诗是夕遂澍雨夜中喜不能寐起作喜雨诗 》 —— [ 宋 ] 黄庭坚
- 《 满庭芳 · 雪中戏呈友人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 —— [ 宋 ] 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