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轩

苍山其下白玉京,五城十二楼,郁仪结邻常杲杲。 紫云黄雾锁玄关,雷驱不祥电挥扫。上有千年来归之白鹤,下有万世不凋之瑶草。 野僧云卧对开轩,一钵安巢若飞鸟。北风卷沙过夜窗,枕底鲸波撼蓬岛。 个中即是地行仙,但使心閒自难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 郁仪:日之别名,这里代指光明。
  • 结邻:星名,这里可能寓意与光明相伴。
  • 杲杲(gǎo gǎo):明亮的样子。
  • 玄关:佛教称入道的法门,这里指幽深神秘之处。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安巢:像鸟一样安心地有个居所。
  • 鲸波:巨浪。
  • 蓬岛:即蓬莱仙岛,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地行仙:古代传说中住在人间的仙人。
  • 心閒(xián):内心闲适自在,“閒”同“闲” 。

翻译

在那苍山下是如白玉般圣洁的天帝居所玉京,那里有五座城十二座楼,光明璀璨,时刻明亮。紫云黄雾缭绕,紧锁着神秘幽深的入口,雷神驱赶着不祥之物,闪电如挥动扫帚般清扫阴霾。上面有历经千年归来的白鹤翱翔,下面有万世都不会凋零的仙草生长。

山野中的僧人静卧云间,对着轩窗,一个钵盂就是他安心的住所,如同飞鸟栖息安巢。北风卷着沙尘吹过夜窗,枕底仿佛有巨浪撼动着蓬莱仙岛般惊心动魄。

这其中的境界就是成为在人间行走的仙人,只要内心闲适自在,自然就难以衰老。

赏析

这首诗构建出一个奇幻瑰丽的境界。开篇描绘玉京仙境,“苍山其下白玉京,五城十二楼,郁仪结邻常杲杲”,给人以宏大壮丽之感,展现出超凡脱俗的仙人之境。接着,“紫云黄雾锁玄关,雷驱不祥电挥扫”渲染出神秘、肃穆且带有辟邪祛秽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与尘世有别的山谷中野僧的生活,“野僧云卧对开轩,一钵安巢若飞鸟”,用形象的笔触写出野僧清心寡欲、安于清净的生活状态。“北风卷沙过夜窗,枕底鲸波撼蓬岛”则进一步通过夸张奇特的描写,似乎暗示野僧虽身处尘世边缘,却也历经尘世的风雨动荡。 诗作最后点明主旨,“个中即是地行仙,但使心閒自难老”,告诉人们,只要内心闲适,超脱尘世烦恼,即使身处人间,也如同神仙一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年轻,表达了一种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