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禅院
云岩五花树,下临碧玉潭。
泛泛石溜中,此独潴揉蓝。
潭底玉石响,声如奏韶咸。
名从襄阳样,山神固不甘。
姓字污山谷,贞元岁所镵。
我来事登览,云有神龙潜。
骄阳虔禬祷,膏乳一境沾。
灵祠锡硕号,丹雘飞楹檐。
僧庐锁深閟,灵境超尘凡。
悬瀑二十丈,银河挂高岩。
飞流溅珠琲,馀润沾松杉。
震响汹朝夕,数里声不歼。
禅客伴幽讨,高下皆穷探。
猿鹤不足数,俗驾从讥嫌。
何当叨龙宫,宝方求玉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定光禅院:寺庙名。
- 葛胜仲:人名。
- 五花树:多彩的树。
- 碧玉潭:碧绿如玉的水潭。
- 泛泛:流动的样子。
- 石溜:指岩石间的水流。
- 潴(zhū):积聚。
- 揉蓝:蓝色。
- 韶咸:古代的雅乐。
- 污山谷:玷污山谷。
- 镵(chán):雕刻。
- 骄阳:强烈的阳光。
- 虔禬(guì)祷:虔诚地祈祷。
- 丹雘(huò):红色颜料。
- 深閟(bì):紧闭。
- 珠琲(bèi):珍珠串。
- 汹:形容声音喧闹。
翻译
云岩上有棵五彩斑斓的树,下面临着碧绿的水潭。在缓缓流动的石间水流中,这里唯独积聚着深深的蓝色。潭底有玉石发出声响,声音如同演奏韶咸雅乐一般。名字是仿照襄阳的样式,山神当然不甘心。名字玷污了山谷,在贞元年的时候所刻。我来这里游览观赏,听说有神龙潜藏在此。强烈阳光下虔诚祈祷,油脂般的雨水滋润了整个地方。神祠获赐宏大的名号,红色颜料飞洒在柱子和房檐上。僧人的房屋锁得紧紧的,这灵妙之境超越凡尘。悬挂的瀑布有二十丈,像银河挂在高高的岩石上。飞泻的瀑布溅起珍珠串般的水珠,余下的滋润沾染了松树和杉树。震响声在早晚喧闹,几里地都不会消失。禅客们伴随着幽深的探寻,高处低处都尽情探索。猿猴和仙鹤都不足一提,世俗之人的车马引来讥讽嫌弃。什么时候能够去到龙宫,宝贝的地方寻找玉函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定光禅院及周边的景致,如多彩的树、碧玉潭、瀑布等,有声有色,展现出一幅清幽而又神奇的画面。诗中既描写了自然景观的美妙,如潭底玉石之声似韶咸之乐,瀑布的壮观等,又提到了关于寺庙的一些元素,如神祠的名号、僧房等。诗人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融入了一些想象和感叹,如对神龙的想象,表达了对这一神奇之境的向往和喜爱。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元素相结合,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氛围和魅力。
葛胜仲
葛胜仲,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郡(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727篇诗文
葛胜仲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尧卿兄诗酒中兴三首 》 —— [ 宋 ] 葛胜仲
- 《 幽居书怀六首 》 —— [ 宋 ] 葛胜仲
- 《 次韵李倅安上喜雪 》 —— [ 宋 ] 葛胜仲
- 《 点绛唇 · 县斋愁坐作 》 —— [ 宋 ] 葛胜仲
- 《 汝明以诗谢饷菊次韵二首 其一 》 —— [ 宋 ] 葛胜仲
- 《 次韵德升颐轩诗五首 》 —— [ 宋 ] 葛胜仲
- 《 丁巳游大雄寺有陈朝桧 》 —— [ 宋 ] 葛胜仲
- 《 次韵李子京宋城道中诗三首 》 —— [ 宋 ] 葛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