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晋灵公好狗

· 刘基
晋灵公好狗,筑狗圈于曲沃,衣之绣,嬖人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誇狗以悦公,公益尚狗。一夕,狐入于绛宫,惊襄夫人,襄夫人怒,公使狗搏狐,弗胜。屠岸贾命虞人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于是国人皆畏狗。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贾,则狗群噬之。赵宣子将谏,狗逆而拒诸门,弗克入。他日,狗入苑食公羊,屠岸贾欺曰:「赵盾之狗也。」公怒使杀赵盾,国人救之,宣子出奔秦。赵穿因众怒攻屠岸贾,杀之,遂弑灵公于桃园。狗散走国中,国人悉擒而烹之。君子曰:「甚矣,屠岸贾之为小人也,譝狗以蛊君,卒亡其身以及其君,宠安足恃哉!人之言曰:『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其如晋灵公之狗矣。」
拼音

译文

晋灵公好玩狗,在曲沃专门修筑了狗圈,给它穿上綉花衣。受晋灵公宠爱的人屠岸贾因为看晋灵公喜欢狗,就用夸赞狗来博取灵公的欢心,灵公更加崇尚狗了。一天夜晚,狐狸进了绛宫,惊动了襄夫人,襄夫人非常生气,灵公让狗去同狐狸搏斗,狗没获胜。屠岸贾命令虞人(看山林的)把捕获的另外一只狐狸拿来献给灵公说:“狗确实捕获到了狐狸。”晋灵公高兴极了,把给大夫们吃的肉食拿来喂狗,对国人下令说:“如有触犯我的狗的人就砍掉他的脚。”于是国人都害怕狗。狗进入市集夺取羊、猪而吃,吃饱了就拖着回来,送到屠岸贾的家里,屠岸贾由此获利不少。大夫中有要说某件事的,不顺着屠岸贾说,那么狗就群起咬他。赵宣子将要进誎,狗阻止并把他拒之门外,不能进入。过了几天,狗闯进御苑吃了灵公的羊,屠岸贾欺骗灵公说:“这是赵盾的狗偷吃的。”晋灵公发怒派人杀赵盾,国人救了他,宣子逃往秦国。赵穿趁大家怒恨,指责屠岸贾,杀了他接着又在桃园杀了晋灵公。晋灵公的狗在国内四处逃散,国人把它们全部捕获并煮了。君子说:“太坏了,屠岸贾真是小人啊,夸狗以虽蛊惑君心,最终丧命并祸及君主,荣宠怎么可依靠呢!人们常说这样的话:‘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那就像晋灵公的狗一样。”

注释

晋灵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607年在位。 曲沃:地名,山西曲沃县。 嬖:受宠爱的人。 绛:晋都,在曲沃西南。 俎:古代割肉所用的钻板,引申为肉食。 刖:断足,古代一种酷刑。 赵宣子:即赵盾,春秋时为晋国执政。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 弑:古代称地位在下的人杀死地位在上的人。 譝:称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特殊需要注释词语。

翻译

晋灵公喜欢狗,在曲沃建造了狗圈,给狗穿上绣花衣服。受宠爱的人屠岸贾因为晋灵公喜好狗,就夸赞狗来使晋灵公高兴,晋灵公更加崇尚狗。一天晚上,狐狸进入绛宫,惊吓了襄夫人,襄夫人发怒,晋灵公让狗去捕捉狐狸,狗没有取胜。屠岸贾命令虞人捉来其他狐狸进献,说:“狗实际上抓住了狐狸。”晋灵公非常高兴,用大夫的食器给狗喂食,向国人下令说:“有触犯我的狗的人就砍掉他的脚。”于是国人都害怕狗。狗进入集市夺取羊、猪来吃,吃饱了就拖着回到屠岸贾那里,屠岸贾大有收获。大夫中有想进言的人,如果不通过屠岸贾,那么狗群就会咬他。赵宣子将要进谏,狗迎上去在门口阻拦他,不能进入。另一天,狗进入园林吃公羊,屠岸贾欺骗说:“这是赵盾的狗。”晋灵公发怒派人杀赵盾,国人营救他,赵宣子出逃到秦国。赵穿趁着众人的愤怒攻打屠岸贾,杀了他,接着在桃园杀了晋灵公。狗在国都中四散逃跑,国人全部抓住它们并煮了吃。君子说:“太过分了,屠岸贾作为小人,通过夸赞狗来蛊惑国君,最终使自己和国君都灭亡了,恩宠哪里值得依靠啊!人们说:‘蛀虫吃木头,木头吃完了虫就死了。’大概就像晋灵公的那些狗一样。”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晋灵公因喜爱狗而被屠岸贾利用,最终导致国家混乱、自己被杀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统治者因宠信小人而误国的道理。文章中屠岸贾为了讨好晋灵公,利用他对狗的喜爱进行谄媚和欺骗,使得国君沉迷其中,甚至因狗而做出许多荒唐之事,导致国家纲纪混乱。同时也展现了赵宣子等人面对昏君和小人时的艰难处境。最后借君子之口批判了屠岸贾的行为,并以“蛀虫和木头”作比,形象地说明过分宠信和依赖某种事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全文情节生动,寓意深刻。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