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峭篇 · 一

峭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貂蝉之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面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
拼音

所属合集

#小窗幽记

译文

今日天下还有哪个男儿可称得上是大丈夫呢?无非都是些妇人罢了。眼看着国土逐渐为敌人侵吞,然而厅堂中仍是一片笙歌;战士因血流尽而枯干了,朝庭中美女如云仿佛无事一般。我们读书人,没有诛平乱事讨伐贼人的权柄,只有将报国的赤诚在文字上加以表现,使天下枉为男子汉的人因惊动而有所改进。

赏析

天下皆妇人,是一句极沉痛的话。古时的妇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通常没受什么教育,是无能力和无知识的代表。天下皆妇人,实天下男人连妇人都不如了,因为男人至少力气比妇人大,受教育的机会也比妇人多。若到了像花蕊夫人诗中所形容的“十四万人齐解甲”的地步,那不仅是可耻,而是可悲到了极点。 疆土是我们生长的地方,子孙延绪的所在,一旦失去,就如无根的浮萍一般,处处容身,却无处可以安身。封疆缩地,战血枯人,而歌舞犹喧,貂蝉自若,这是亡国时才会出现的情景。凡是有眼睛,有人性的都不会如此。更何况朝庭中的文武官员,身负兴亡的重任,岂能终日沉沦于温柔乡中,不知死期将至,那真的是连妇人都不如了! 历史的殷鉴总是血泪斑斑,人性的善忘却是千载如一,需要时时去提醒才不致重蹈覆辙。因此,严厉的文字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刺激人们的心灵使它常保清醒而不致睡去。书生的贡献虽然并不仅止于此,但这却是他表达一片赤忱最直接而有力的方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封疆:指边疆、边界。
  • 中庭:庭院之中。
  • 战血枯其人:战争使人们流血牺牲,人口减少。枯,使……枯萎,这里指人口减少。
  • 貂蝉:原指汉代官员的配饰,后常用来借指达官贵人的服饰,这里代指达官贵人。
  • :真诚的情意。
  • 寸楮(chǔ)尺字:指文章、文字。

翻译

如今这天下的人都如同妇人一般,国家的边疆领土不断缩小,然而庭院中歌舞之声仍然喧闹;战争使人们流血牺牲,人口减少,然而满座的达官贵人却依然泰然自若。我们这些书生,既然没有平定叛乱、讨伐贼寇的权力,那一片报国的诚挚情意,只能在文章文字中体现出来。希望使天下那些像妇人一样的男子,也能受到震动而有所改变。

赏析

这段文字以犀利的笔触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国家面临边疆缩减、战乱频繁的困境,而达官贵人却依然沉迷于歌舞享乐,毫无忧患意识。作者作为书生,虽无实际权力去改变现状,但通过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报国之情,同时也希望能够唤醒那些麻木不仁的人。文章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陈继儒

陈继儒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诸生。志尚高雅,博学多通,少与同郡董其昌、王衡齐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米,兼能绘事。董其昌久居词馆,书画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琐言僻事,编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于是名动寰宇。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卒于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