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思归寄柳州

秋满漓源,瘴雲净、晓山如簇。动远思、空江小艇,髙丘乔木。策策西风双鬓底,晖晖斜日朱栏曲。试侧身、回首望京华,迷南北。 思归梦,天边鹄。遊宦事,蕉中鹿。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罗帕分柑霜落齿,冰磐剥芡珠盈掬。倩春纤、缕鲙捣香齑,新篘熟。
拼音

所属合集

#古文观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漓源:漓江的源头。
  • 瘴雲:瘴气形成的云雾。“瘴”(zhàng)。
  • 策策:象声词,形容风轻轻吹过的声音。
  • 晖晖:形容阳光灿烂。
  • 砌红堆绿:形容花红叶茂的繁华景象。
  • 罗帕:丝织方巾。
  • 冰磐:应指如冰般的磐石。
  • (qiàn):一年生水草,茎叶有刺,亦称“鸡头”。
  • (jū):用两手捧。
  • 春纤:形容女子的手指。
  • (kuài):细切的鱼肉。
  • 香齑:切碎的咸菜。
  • 新篘:新酿的酒。

翻译

秋天已布满漓江源头,瘴气形成的云雾消散干净,早晨的山峰如簇拥一般。引发了遥远的思绪,空旷的江面上有小艇,高峻的山丘上有高大的树木。秋风轻轻吹拂在双鬓边,灿烂的斜阳照着曲折的朱栏。试着侧身回头眺望京城,却迷失了方向分不清南北。 思念归乡的梦,就如天边的天鹅。为官的事情,就如蕉叶中的鹿。想起一年中美好的时候,有繁华的花红叶茂之景。用罗帕分送柑橘,寒霜落于齿间,在如冰的磐石上剥芡实,珍珠般的果实满捧。请那女子纤细的手指把鱼肉切碎制作香齑,新酿的酒也已成熟。

赏析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漓江源头秋景,触发了词人的思归之情和对京城的遥望。下阕通过回忆和想象,如思归梦如天边鹄、为官如蕉中鹿等,表达对官场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如一年中花红叶茂的景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分柑橘、剥芡实等,展现出生活场景和情感。整首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生动地传达了词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张孝祥

张孝祥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於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祕阁、淮南转运判官。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祕书省正字。历任祕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才思足敏,词风清俊爽朗,佳处直逼东坡。史称其「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念奴娇·过洞庭》见其本领。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词》一卷。《全宋词》辑录其词二百二十三阕。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