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刘庭式事

· 苏轼
予昔为密州,殿中丞刘庭式为通判。庭式,齐人也。而子由为齐州掌书记,得其乡闾之言以告予,曰:「庭式通礼学究。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盲女死于密,庭式丧之,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复娶。予偶问之:「哀生于爱,爱生于色。子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爱从何生,哀从何出乎?」庭式曰:「吾知丧吾妻而已,有目亦吾妻也,无目亦吾妻也。吾若缘色而生爱,缘爱而生哀,色衰爱驰,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予深感其言,曰:「子功名富贵人也。」或笑予言之过,予曰:「不然,昔羊叔子娶夏侯霸女,霸叛入蜀,亲友皆告绝,而叔子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君子是以知叔子之贵也,其后卒为晋元臣。今庭式亦庶几焉,若不贵,必且得道。」时坐客皆怃然不信也。昨日有人自庐山来,云:「庭式今在山中,监太平观,面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阪,往复六十里如飞,绝粒不食,已数年矣。此岂无得而然哉!」闻之喜甚,自以吾言之不妄也,乃书以寄密人赵杲卿。杲卿与庭式善,且皆尝闻余言者。庭式,字得之,今为朝请郎。杲卿,字明叔,乡贡进士,亦有行义。元丰六年七月十五日,东坡居士书。
拼音

注释

通判:官名。宋初, 为制衡各地权势过大的藩镇,乃派朝臣通判府、州的军事,和地方主官共同管理政事或职掌兵民狱讼, 但实际上亦负有考察知府或知州忠贞程度的任务。 袂:衣袖。 「若不贵,必且得道」句:若不富贵,也必能成仙。 怃然:怅惘若失的样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
  • 乡闾:家乡;故里。
  • 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 偕老:共同生活到老。
  • 丧之:为她服丧。
  • 逾年:超过一年。
  • 扬袂(mèi):挥动衣袖。
  • 目挑而心招:用眼神挑逗,内心勾引。招:(zhāo)。
  • 怃然(wǔ rán):形容惊愕的样子。
  • 庶几:差不多。
  • 奕奕(yì yì):精神焕发的样子。
  • 峻阪(bǎn):陡坡。
  • 绝粒:即辟谷,不吃五谷以求长生。
  • 朝请郎:文散官名。

翻译

我以前在密州的时候,殿中丞刘庭式担任通判。刘庭式是齐地人。而我的弟弟子由在齐州做掌书记,得到了关于他在家乡的一些言论并告诉我,说:“刘庭式精通礼学究。还没有考中科举时,商议迎娶他同乡人家的女子,已经约定了但还没有送聘礼。刘庭式考中后,那女子因为生病,双眼都失明了。女子家亲自耕种,非常贫困,不敢再提这件事。有人劝刘庭式娶那女子年幼的妹妹。刘庭式笑着说:‘我的心已经许给她了。她虽然眼盲,怎能违背我最初的心意啊!’最终娶了盲女,和她共同生活到老。”盲女在密州去世,刘庭式为她服丧,超过一年悲哀之情仍不减弱,也不肯再娶。我偶然问他:“悲哀产生于爱,爱产生于美色。你娶了盲女,和她共同生活到老,这是道义。那爱从哪里产生,悲哀又从哪里出来呢?”刘庭式说:“我只知道我失去了我的妻子而已,有眼睛也是我的妻子,没有眼睛也是我的妻子。我如果因为美色而产生爱,又因为爱而产生悲哀,一旦美色衰退爱也会消失,那我的悲哀也会忘记。那么凡是挥舞衣袖依靠在集市上,用眼神挑逗内心勾引的人,都可以做妻子了吗?”我很被他的话感动,说:“你是会有功名富贵的人。”有人笑我说得过分了,我说:“不是这样,从前羊祜娶了夏侯霸的女儿,夏侯霸叛逃到蜀地,亲友都和他断绝来往,而羊祜还是安抚他的家室,恩义礼数更加周到。君子因此知道羊祜的可贵,后来他最终成为晋朝的重臣。现在刘庭式也差不多,要是不贵,一定将会得道。”当时在座的客人都惊愕不信。昨天有人从庐山来,说:“刘庭式现在在山中,监管太平观,面容精神焕发有紫光,在上下陡坡的路上快步走,往返六十里好像飞一样,不吃五谷已经好几年了。这难道是没有心得能这样吗!”听到后我非常高兴,自己认为我说的话不是虚妄的,于是写下这些寄给密州人赵杲卿。赵杲卿和刘庭式关系好,并且都曾听过我说的话。刘庭式,字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