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刚经
智慧比金刚,能碎诸烦恼。
良哉须菩提,为众非草草。
再三立问端,一起复一倒。
要以撼瞿昙,俾之摅怀抱。
瞿昙了不惜,意切如老媪。
始终谈四相,毕竟尽除扫。
为言福德性,胜施千万宝。
因果本来空,种种惟心造。
默观契予意,披味恨不早。
已喜识真吾,何妨行六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昙(qú tán):释迦牟尼的姓,这里指释迦牟尼佛。
- 媪(ǎo):年老的妇女。
- 四相:佛教术语,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翻译
智慧如同金刚般坚固锐利,能够击碎各种烦恼。须菩提真是好啊,他为众人着想并非敷衍草率。他多次提出问题,思维时而兴起,时而低落。他想要撼动释迦牟尼佛,让他抒发心中的想法。释迦牟尼佛并不吝惜,他的心意恳切如同老妇人。始终谈论着四相,最终将它们全部扫除。他说福德的本性,胜过施舍千万珍宝。因果本来就是空的,种种事物都是由心所造。默默观察领悟其中的深意,遗憾没有早早地品味到。已经欣喜地认识到真正的自我,何妨在六道中行走。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对《金刚经》的理解和感悟展开。诗中首先强调智慧的力量,如金刚能击碎烦恼。接着赞扬须菩提为众求解的精神,并描述了他与释迦牟尼佛的交流探讨。通过对佛理的阐述,如四相的扫除、福德性的强调以及因果空性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通过研读《金刚经》获得的感悟,认识到真我的存在,并认为在六道中行走也无妨,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佛教的哲理与诗人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