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枕

· 郭印
剡藤新织就,一榻共清凉。 琥珀珍难得,龙头贵莫当。 不辞拳石冷,宁羡锦囊香。 梦觉华胥乐,神怡四体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shàn)藤:浙江剡溪所产的藤可以造纸,并且以藤为原料所织的织物十分精美,这里指用剡溪藤织成的枕头。
  • 琥珀:一种天然的有机宝石,由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 。常用来形容珍贵之物。
  • 龙头:这里不一定实指龙头形状的物品,应是代指极为贵重、稀有的物品。
  • 拳石:拳头大小的石头,形容物体体积较小。这里可能用来表示藤枕相比其他奢华物品虽较为朴素(如拳石般普通)。
  • 锦囊: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代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也是一种香包,常装香料,这里强调其散发香气,象征奢华。
  •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度,据说黄帝梦游华胥国,醒来后大受启发而治国有道。后用“华胥”表示一种悠然自在、身心愉悦的境界。

翻译

新织成的剡溪藤枕,与卧榻相伴带来一片清凉。像琥珀那样珍贵的东西难以得到,如龙头般昂贵的物件也不可多得。我不嫌弃这藤枕像小小的拳石一样质朴清冷,又怎么会去羡慕香囊奢华的香气。在这藤枕陪伴下入睡做梦都仿佛置身华胥乐土,醒来后精神愉悦,身体也十分康健。

赏析

这首《藤枕》是宋代诗人郭印发自内心的生活感悟之作。全诗围绕“藤枕”展开,以物明志、借物抒怀。

开篇“剡藤新织就,一榻共清凉”,简洁明快地引入了藤枕这一主题,描绘出藤枕新成,与卧榻共同带来清凉的画面,“一榻”与“清凉”勾勒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夏日里的那份惬意与安心。

中间两联“琥珀珍难得,龙头贵莫当。不辞拳石冷,宁羡锦囊香”运用对比手法,将藤枕与珍贵的“琥珀”、贵重的“龙头”以及散发着香气的“锦囊”相对比。藤枕虽没有这些奢华物品那样珍贵,却毫不逊色,表现出作者不慕荣华富贵、追求质朴生活的心境。“不辞”与“宁羡”表明了作者对藤枕的偏爱,即使它如拳石般平凡冷硬,也不会向往那些世俗中充满装饰气息的奢华物件。

尾联“梦觉华胥乐,神怡四体康”则深化主题。借助神话传说中的华胥国这一意象,点明在藤枕相伴下睡眠惬意,就连梦境也充满美好,醒来后更是身心舒畅。不仅从物质体验上升到精神境界的刻画,突显了藤枕不仅给人身体带来宁静,更能让人心灵愉悦、忘怀世俗纷扰,达到一种内心清净的状态,体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内心自由和精神富足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质朴,却饱含深意,彰显出诗人超脱的人生价值观与恬淡的精神境界 。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 7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