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堂

· 唐庚
我思六一翁,羽化四十年。 虽不及抠衣,每愿为执鞭。 手弹醉翁操,目睹庐陵编。 床头五代史,屏间七交篇。 诗常讽思颍,曲每歌归田。 斋摹画舫样,酒法冰堂传。 此志自弱冠,到今已华颠。 嗟予又晚辈,读书慕先贤。 即彼生处所,馆之与周旋。 时对文章姿,稍息簿领肩。 贤者果不死,瞻之犹在前。 似挥诛奸笔,犹拿击佛拳。 谁当嗣前规,时为易蠹椽。 勿毁鲁恭宅,中有夫子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化:道教称人修炼到圣境能飞升成仙,这里借指欧阳修去世。
  • 抠衣:提起衣服前襟,指谒见尊长时的恭敬仪态。
  • 执鞭:给他人赶车,比喻愿意追随、侍奉他人。
  • 《醉翁操》:琴曲名,相传由苏轼为庐山道士崔闲所谱,以记念欧阳修。
  • 《庐陵编》:指欧阳修编撰的书籍。
  • 《七交篇》:欧阳修所写篇章。
  • 华颠:头顶白发,指年老。
  • 簿领:指官府文书。
  • :举起。
  • :继承。
  • :更换。
  • 蠹椽:被虫蛀坏的椽子,这里指房屋的破败部分。

翻译

我常常思念六一翁欧阳修,他仙逝已经四十年了。虽然我没来得及当面恭敬地拜见他,可我一直渴望能为他赶车服务、追随左右。我亲手弹奏《醉翁操》,亲眼目睹他编撰的《庐陵编》。我的床头摆着他写的《五代史》,室内屏风上有他的《七交篇》。我常常诵读他思念颍州的诗篇,也时常哼唱他的《归田》之曲。我把书斋模仿成他画舫(醉翁亭)的样子,按照他流传的冰堂酒酿造之法酿酒。我从年轻时就立下这般心意,到如今头发都已花白。唉,我更是晚辈之人,读书时特别钦慕这些先贤。就在他出生的地方,建了馆舍来供奉他。时常看着他文章展现出的风采,让我因处理官府文书而疲惫的肩膀能稍作停歇。贤能之人果然不会真正死去啊,我瞻仰他时,感觉他就像还在眼前一样。仿佛他还在挥动那支诛伐奸邪的笔,还在举起抨击佛法的拳。是谁可以继承他以前的规范呢?时不时要替换那些被虫蛀坏的椽子(保护他的故居)。不要毁坏鲁恭的住宅,因为里面有着像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这里指欧阳修)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唐庚对欧阳修深深的崇敬与追慕之情。开篇以欧阳修离世四十年起笔,虽未能亲见却渴望追随,奠定了全诗的崇敬基调。接着通过列举自己弹奏《醉翁操》、研读欧阳修编著等经历,细致生动地展现出唐庚对欧阳修文学成就的喜爱和钻研。“诗常讽思颍,曲每歌归田”进一步体现出他对欧阳修诗词情致的钦佩与认同。从年轻时就心怀此志,直至年老,表明这份追慕之情长久而坚定。后又提及在欧阳修出生地建馆舍,展现出对先贤的尊崇,借他的文章风采缓解政务压力,突出欧阳修对作者精神上的滋养。“贤者果不死”等句突出体现欧阳修的精神永存,其批判精神如在眼前。最后作者呼吁后人要保护先贤故居,传承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以具体事例诉说对欧阳修的追慕,既表达对前辈文学成就的推崇,更有对其精神的传承期盼,富有感染力与文化韵味 。

唐庚

宋眉州丹棱人,字子西。哲宗绍圣间进士。徽宗时,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擢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坐贬惠州安置。遇赦还,复官承议郎,归蜀道卒。为文精密,谙达世务,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有《三国杂事》、《唐子西文录》、《唐子西集》。 ► 313篇诗文

唐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