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员外之信州铅山簿

古岸绿蒲老,春帆逆水轻。 烹鲜聊以芼,溯险复兼程。 可用兹时乐,无将远道惊。 曾为江上客,因赠北人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员外:指正员以外的官员。
  • 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
  • 铅山: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
  • 芼(mào):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

翻译

古老的岸边绿色的蒲草已老,春天的帆船逆向行于水上轻快无比。烹饪鲜美的食物暂且用野菜添加,沿着艰险之处又加紧行程。可以享受这时候的快乐,不要让遥远的路途使自己受惊。曾经是江上的过客,因而赠诗给往北去的行人。

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写给董安员外去信州铅山任主簿时的作品。诗的开头描写了岸边的景色和帆船的轻快行进,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提到烹饪鲜食并用野菜搭配,随后强调行程的艰险但仍要享受此刻快乐,不要为前路担忧。结尾表明诗人自己曾是江上客,所以写下此诗赠给往北去的友人。全诗自然流畅,语言简洁,既表达了对友人一路顺利的祝愿,也蕴含了诗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