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公仪:复姓。
朝市:朝廷和集市,泛指人口稠密的热闹地方。
翻译
千层的海浪让渔人沉醉,身经百战的沙场边老叟安闲。能够在喧闹中还能获得宁静,才知道繁华的朝堂集市就如同青翠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前两句通过“千重海浪渔人醉”和“百战沙场野叟闲”的鲜明对比,展现出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状态,一个是在自然环境中的渔人,一个是历经战火后的老叟。后两句则表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和对宁静的追求,认识到即使在热闹的朝市中,也能找到如青山般的宁静心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富有哲理意味。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
梅尧臣的其他作品
- 《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 —— [ 宋 ] 梅尧臣
- 《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撷芳亭 》 —— [ 宋 ] 梅尧臣
- 《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归云洞 》 —— [ 宋 ] 梅尧臣
- 《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 —— [ 宋 ] 梅尧臣
- 《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 —— [ 宋 ] 梅尧臣
- 《 依韵和齐少卿龙兴寺鸭脚树 》 —— [ 宋 ] 梅尧臣
- 《 留别李君锡学士 》 —— [ 宋 ] 梅尧臣
- 《 和希深避暑香山寺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