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名场:指科举考场,泛指追逐声名的场所。“名”读作“míng”。
- 许国:报效国家。
- 夜阑:夜深。“阑”读作“lán”。
- 渭滨星霣(“霣”读作“yǔn”):指在渭水边去世的星相家姜子牙。这里指诸葛亮,因武侯亦曾屯兵渭滨。“星霣”指星宿坠落,喻指伟人死亡。
翻译
人们常说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很稀少,我现在已经七十二岁了,身体还没有完全衰老。读书的时候仿佛回到了当年在科举考场追求功名的日子,报效国家的心就像骑马驰骋战场时那样坚定。秋夜已晚,大雁飞来,我徒然心生感慨,夜深了,酒也喝完了,心中止不住地悲伤。在渭水之滨,诸葛亮星陨已经超过千年,又有谁能继承他的遗志,再次出师北伐呢?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七十二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的前两句,陆游以豁达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年龄,认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尚未衰退。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回忆自己读书追求功名和报效国家的热情,展现了他一生的志向和抱负。“秋晚雁来空自感,夜阑酒尽不胜悲”这两句,借秋景和饮酒后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最后两句,诗人以诸葛亮为例,表达了对国家缺乏有才能的人来挽救危局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渴望为国家出力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又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