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神清骨冷何由俗,凤泊鸾飘信可哀。 何处好山时梦到,一声清磬每惊回。 定知前路合长往,疑是此身真再来。 闻道玉皇香案下,有人怜我在尘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清骨冷:形容神情清朗,气质清冷。
  • 凤泊鸾飘(fèng bó luán piāo):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漂泊无定。

翻译

神情清朗、气质清冷,又怎能流于世俗呢?像凤凰栖息不定,鸾鸟飘飞无依,着实让人感到悲哀。 在梦里,时常会梦到那美好的山峦在何处呢?一声清脆的磬声,每每将我从梦中惊醒。 我深知前方的路应该是长久地离去,我甚至怀疑此身是否真的再度重来。 听说在玉皇大帝的香案下,有人怜悯我身处这尘世的尘埃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诗的开头,通过“神清骨冷”表现出自己的高洁品性,“凤泊鸾飘”则道出了自己怀才不遇、漂泊不定的困境,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梦中的美好山峦或许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但现实中的一声清磬却将他拉回了残酷的现实。“定知前路合长往,疑是此身真再来”,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反思,他似乎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何去何从。最后一句“闻道玉皇香案下,有人怜我在尘埃”,则有一种希冀得到上天怜悯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尘世中感到的无奈和孤独。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