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中看山

买山安得钱,有钱价不贱。 住山如冠玉,人见我不见。 世言游山好,一峰足双茧。 峰外复有峰,历尽独能遍。 不如近看山,近看不如远。 请山略退步,容我与对面。 我行山欣随,我住山乐伴。 有酒唤山饮,有蔌分山馔。 隔水绝高寒,萦云偏茜绚。 雨滋青弥深,日炫紫还浅。 端居忽飞动,遐逝即回转。 孤秀呈复逃,层尖隐还显。 掇入轿中来,置在几上玩。 劣行三两驿,已阅百千变。 非我去旁搜,皆渠来自献。 寄言有山人,勿卖亦勿典。 金多汝安用,价重山亦怨。 估若为我低,伤廉又非愿。 山已在胸中,岂复有馀羡。 羡心固无馀,更借山一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买山:(mǎi shān) 意思是购买山地,这里指拥有一座山。
  • **冠玉: 原比喻美男子的美貌,这里指住在山中却无法像别人那样尽情领略山中美景如同戴着美玉却自己看不见。
  • **双茧: 两只脚底因行走磨出的茧子,形容游山奔波辛苦。
  • **:(sù) 野菜或蔬菜的总称。
  • **:(zhuàn) 饮食、吃喝。这里“分山馔”指和山一同分享食物。
  • **: 极。“隔水绝高寒”意思是隔着水流,那里极为高寒。
  • **茜绚:(qiàn xuàn) 鲜明绚丽。
  • **端居: 平常居处。“端居忽飞动”指平常看来静止的山忽然像是飞动起来。
  • **遐逝: 往远处去。“遐逝即回转”说仿佛山往远处去了一会又回转过来。
  • **劣行: 略微行走。“劣行三两驿”指稍微走了两三里路。
  • **: 它,这里代指山。
  • **: 抵押。

翻译

想要买下一座山,可哪来那么多钱,就算有钱,那价格也绝不便宜。住在山里,却不能好好欣赏山中美景,就好像头戴美玉,别人能看见美却唯独自己看不见。世人都说游山好,为了看一座山峰,双脚都磨出了茧子。可是山峰之外还有山峰,就算历尽辛苦也难以全都走遍。还不如在近处看山,而近处看山又不如在远处。请山稍微往后退一退,让我能与山面对面好好相看。我行走的时候,山好像欢快地跟随着我;我停下的时候,山又好像愉快地陪伴着我。我有酒便招呼山一起喝,有菜也分一些给山一起品尝。隔着水流,山那边极为高寒,山间萦绕的云雾,色彩鲜明绚丽。雨水滋润后,山色的青绿愈发浓郁;阳光照耀时,紫色的山影又显得浅淡。平常看着静止的山,有时忽然就像飞动起来;往远处看像是离去了,转眼间又好像回转过来。孤高秀美的山峰有时出现,有时又隐藏不见,层层叠叠的尖峰一会儿隐去,一会儿又凸显出来。感觉像是把山都搬进了轿子里,放在几案上尽情赏玩。只是略微走了两三里路,便看到山呈现出千百种变化。并非是我特意去四处探寻,都是山自己展示在我眼前。我想对那些拥有山的人说,不要把山卖掉,也不要把山抵押。钱再多你又有什么用呢,把山的价格抬高,山都会心生怨恨。可要是为了我把价格降低,那又有伤廉耻并非我所愿。其实山的美景已经全都装在我心中,哪里还会有什么额外的向往。虽然向往之心已经没有了,可还是想再借着欣赏欣赏这山景啊 。

赏析

这首诗别出心裁地围绕看山展开独特的感悟与描绘。开篇以“买山安得钱”思考拥有山的不易,随后用“住山如冠玉”形象表达住在山中却未能充分领略美景的遗憾 。接着对比世人口中辛苦的游山与自己近看山、远看山的不同体验,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观山视角。“我行山欣随,我住山乐伴” 赋予山拟人化情感,生动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亲近之感。诗中对山景的描写细腻精美,“隔水绝高寒,萦云偏茜绚。雨滋青弥深,日炫紫还浅”描绘出不同情形下山的色彩多变和奇妙风姿。“端居忽飞动,遐逝即回转”又写出山在诗人眼中动态的奇妙观感。“掇入轿中来,置在几上玩”诙谐道出诗人仿佛将山景尽收掌控的奇妙心境。最后诗人以“寄言有山人”劝诫莫要因钱财而破坏与山的这份天然情趣,进一步凸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珍视,追求的是一种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深度融合与纯粹欣赏,不受世俗利益侵扰的美好境界。总之,整首诗语言质朴又充满奇思妙想,情感真挚且富有理趣,是杨万里诗歌独特风格的写照 。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