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憩筠庵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筠庵:竹丛中的庙庵。筠(yún)。
- 阙:同“缺”。
- 宛转:这里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翻译
在筠庵偶尔坐的地方,正对着树木的缺口之间。远处的山看不到我,而我却能看到那远处的山。清凉的风隔着江吹来,圆润地转入松林之间。翠绿的芭蕉像自己在摇动扇子,白色的鸟羽也能暂时安闲。可怜那三张竹床,睡遍了又循环睡。秋天的暑气还是那秋天的暑气,山间的寒冷还是那山间的寒冷。小声吟唱姑且来让自己惬意,好坏不必去删除。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静谧、闲适的氛围。诗人写自己在筠庵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与自然巧妙融合。能看到远山,感受到清风,听到山林间自然的声音,看着翠蕉摇动、白羽安闲,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三张竹床的反复使用,既衬托出诗人在这里的长时间休憩,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闲适之感。最后的“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展现出诗人顺应自然、不为外界所扰的心态。而“小吟聊适意”则表达了他通过吟唱来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自然质朴之美,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筠庵中的那份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