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帖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丧乱之极: 指社会极度动荡、战乱频发的时期。
  • 先墓再离荼毒: 先人的坟墓再次遭受战乱的破坏和摧残。
  • 追惟酷甚: 回忆过去的痛苦,极为深切。
  • 号慕摧绝: 号泣思念,悲痛欲绝。
  • 痛贯心肝: 悲痛直达心底,形容极其悲痛。
  • 奔驰: 这里指自由出行,看望亲人。
  • 哀毒益深: 悲伤和痛苦更加深重。
  • 临纸感哽: 写信时情绪激动,哽咽难言。

翻译

王羲之敬启:在社会极度动荡的时期,我先人的坟墓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回想起那残酷的场景,我痛不欲生,心如刀绞。即使现在尽力去修复,却无法立即去看望,这悲伤和痛苦更深了,我该怎样表达我的无奈啊!提笔写下这些,心中悲痛得难以言表,只能反复致意。

赏析

此诗是王羲之在战乱中写给亲人的信,表达了他对家庭不幸遭遇的深深忧虑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之情。"丧乱之极"描绘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先墓再离荼毒"则直接触及到家族的哀痛。诗人通过"痛贯心肝"和"哀毒益深"等词语,展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思念。整篇诗情感真挚,字句间充满了深深的亲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王羲之的人文关怀和高尚情操。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 90篇诗文

王羲之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