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 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 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 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 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 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 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 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 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赠送。
  • 遗(wèi):送给。
  • :冒着。
  • 采掇(duō):采摘。
  • 珪璧:珪和璧都是美玉,这里形容茶叶的形状整齐好看 。
  • 爨(cuàn):烧火做饭,这里指烧火煮茶。
  • 霜枝:经霜的树枝,可作燃料。
  • 井华: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
  • 鱼眼:煮茶时水面初起的小气泡,像鱼的眼睛。
  • 凝澄:凝聚澄清,这里指专注地看着茶水。
  • 襟鬲(gé):胸襟,心怀。
  • :同“膈”,指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 。
  • 烦拏(ná):烦恼。拏,纷乱。
  • 顾渚:顾渚山,在今浙江长兴,是著名的产茶地。
  • 方山:在江苏江宁,也产茶。
  • 品差:评品高下。

翻译

有位衡山的隐者朋友,送给我石廪茶。 他说这茶是冒着烟霞与露水,采自春天山间的茶芽。 茶叶如同美玉层层相叠,那积聚的芬芳没有什么能超过它。 把茶叶碾碎后成了黄金般的粉末,轻柔细嫩就如松树上的花粉。 在红炉上用经霜的树枝烧火,让越地的小童将清晨的井水斟来煮茶。 煮茶时水面泛起如鱼眼般的泡泡,鼎中满是如清霞般漂浮的茶汤。 我对着晓灯专注地看着凝聚澄清的茶汤,生病的眼睛好似蒙着一层纱。 喝上一瓯茶,拂去了昏沉的睡意,心中的烦恼也都消散。 顾渚茶与方山茶啊,和这石廪茶相比,谁又能分出个高下呢? 我手持茶瓯默默品味,只能摇着膝盖徒然叹息 。

赏析

这首诗生动细致地记录了作者得友人所赠石廪茶后,煮茶、品茶的过程。开篇点明茶的来历,强调友人所赠,自然引出下文对石廪茶品质的描述。诗中对茶叶从采摘到煮泡的各个环节都有形象描绘,“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写茶叶外观精美,香气浓郁;“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细腻地展现了碾碎后的茶叶形态。煮茶过程描写得极富画面感,“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从生火、取水到煮茶时水的沸腾、茶汤的色泽,都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煮茶图。通过作者品尝后“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的感受,侧面烘托出石廪茶独特的提神醒脑、化解烦闷功效。最后将石廪茶与顾渚、方山名茶相比较,以“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收束,留下无尽余韵,引发读者对石廪茶品质不凡的遐想,也表达出作者对石廪茶由衷的赞叹与珍惜之情,全诗集文化、审美于一体,是一首关于茶文化的佳作 。

李群玉

李群玉

唐澧州人。字文山。性旷逸,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裴度荐之,诏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归,卒。有《李群玉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