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注释
《兵要》是诸葛亮从军事实践中,总结出的“以法治军”所必须遵循的要领,共十则。这十则《兵要》,从军事纪律、良将品德、用人选贤、将领作风、捕捉战机、打击歪风、杜绝朋党、战术教练、驻防移防、军规军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是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
本则见于《太平御览》卷二百七十三。意思是,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离开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所以好的将领都注意保守它,使部卒志向得以实现,名声广为传扬。基于此,诸葛亮认为对士兵要“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深水,潭。
翻译
一个人的忠诚,就好像鱼有深潭。鱼失去了水就会死亡,人失去了忠诚就会有凶险。所以优秀的将领坚守忠诚,就能立下志向并传扬美名。
赏析
这段文字虽短小,但阐述了忠诚的重要性。以鱼与渊的关系作比,生动形象地表明忠诚对于人的关键意义。强调了人若不忠将会面临不利后果,而良将坚守忠诚便能成就志向和名誉。文字简洁有力,富有哲理。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逝世。成都、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 61篇诗文
诸葛亮的其他作品
- 《 凤翔轩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二 · 战道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二 · 后应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二 · 地势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一 · 腹心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一 · 机形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二 · 兵势 》 —— [ 三国 ] 诸葛亮
- 《 将苑 · 卷一 · 将材 》 —— [ 三国 ]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