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行

石山之内,绿野夹江。 石山之外,飞沙走黄。 石山之旁,一千三百里疆,尼禄直泻万里长。 一渎无枝流,逆行力最强。 秋冬泛田湿,淤泥长禾秧。 民庐皆临流,耕夫迩水乡。 距江稍远者,弃壤沙堆罔。 近江作层闸,时泄蓄坡塘。 贫者石窟中,壑谷如室藏。 富者石为屋,栋宇及阶墙。 床几与盘桌,一一择石良。 刻文雕像画,传古多精良。 宫庙六千年,至今完而藏。 楹壁石数尺,高逾百尺量。 六七金字陵,苍苍摩天扬。 伟大尤可惊,岂止文明破大荒。 皆因山尽石,又以野夹江。 万国文野由地形,顺受其正难飞扬。 师尊菲薄空扰扰,蹙踏全球非昧茫。 狭长与地岂能守,后永奴降难自强。 吁咩人事由地形,畔援歆羡吾欲忘。
拼音
康有为

康有为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 1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