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绝句十五首

子建遗碑独檀场,卫家体质贵雄强。 大刀斫陈称无敌,沉著偏兼痛快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建:指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这里“子建遗碑”可能是相关书碑作品。
  • **檀场:“檀”通“擅”,“檀场”即擅长某种技艺在一定领域独占优势、称雄。
  • **卫家体质:指魏晋时期卫氏家族的书法风格特征 。卫氏一门书法人才辈出,其书法风格以雄强著称。
  • ****斫(zhuó)**:用刀、斧等砍或削。“大刀斫陈”是以形象的手法形容书法凌厉强劲的气势如同大刀砍向事物 。

翻译

曹植流传下来的碑刻独具风采霸占书坛,卫氏家族那种雄强有力的书法风格十分可珍贵。其书法凌厉的气势就像挥舞大刀那样无人能及,既有沉稳扎实的笔触又兼具酣畅明快的神韵。

赏析

这首诗是康有为关于书法见解的绝句。首句点明曹植所遗留的碑刻在书法领域地位突出。次句强调卫氏家族书法风格中可贵之处在于“雄强”的特质。后两句通过“大刀斫阵”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此书法风格的强劲气势,“沉着痛快”简洁精准地概括出该书法兼具沉稳厚重与流畅明快的艺术魅力,侧面反映出康有为对这一书法风格的高度赞赏与推崇,通过短短二十八字,展现出作者对特定书法风格艺术魅力精准独到的品鉴能力。

康有为

康有为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 1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