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包六合: 指汉朝统一了天下。
- 罔英豪: 没有英雄豪杰。
- 冥鸿: 隐居不仕的人,比喻志士或隐士。
- 惜羽毛: 自爱其才,不愿出仕。
- 世祖: 指汉光武帝刘秀,因其为东汉开国皇帝,故称世祖。
- 三十六: 这里泛指数量众多。
- 云台: 汉代功臣画像的地方,这里指代功名显赫的官员。
- 钓台: 原指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后常用来象征隐逸之士。
翻译
大汉一统天下,却无英雄显现,只有那个隐居的高人,像只珍视羽毛的孤雁。虽然世祖刘秀的功臣多如繁星,但他们的声名和地位,怎及得上那位垂钓者所代表的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光武帝刘秀的功臣与姜太公钓鱼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高洁精神的赞美。诗人范仲淹借古喻今,暗示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暗含着对那些追求功名的官场人物的不满,同时也推崇了不求闻达、清高自守的生活态度。钓台作为隐逸文化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 328篇诗文
范仲淹的其他作品
- 《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公路涧 》 —— [ 宋 ] 范仲淹
- 《 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见 》 —— [ 宋 ] 范仲淹
- 《 留题方干处士旧居 》 —— [ 宋 ] 范仲淹
- 《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九 》 —— [ 宋 ] 范仲淹
- 《 斋中偶书 》 —— [ 宋 ] 范仲淹
- 《 鹧鸪天 其三 》 —— [ 宋 ] 范仲淹
- 《 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 》 —— [ 宋 ] 范仲淹
- 《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 》 —— [ 宋 ]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