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

商于角里便成功,一寸沈机万古同。 但得戚姬甘定分,不应真有紫芝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商于(yú):古地区名,在今河南淅川、内乡一带。这里代指四皓所处的隐居之地。
  • 角(lù)里:“角里先生”是秦末汉初的隐士,是“商山四皓”之一。这里以角里先生借指四皓。
  • 沈机:深邃微妙的谋略。“沈”同“沉”。
  • 戚姬: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曾欲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 紫芝翁:指四皓。四皓曾作《紫芝歌》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翻译

在商于、角里这样的隐居之地就成就了功业,那深邃微妙的谋略历经万古也同样奇妙。只要戚姬能甘心安于本分,或许世间就不会真的有四皓出山这事了。

赏析

这首诗借“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盈这一典故展开议论。前两句“商于角里便成功,一寸沈机万古同” ,提到四皓在隐居之地实现了远大目标,赞叹他们谋略深邃且历史价值深远。后两句 “但得戚姬甘定分,不应真有紫芝翁” ,从戚姬欲争太子之位这个角度切入,指出如果戚姬没有过分奢望与野心,不去试图改变太子既定之位,可能也就不会有四皓应召出山干预皇室权力之争的事情。言外之意是权力的争斗引发诸多事变,而四皓出山只是其中一个结果。整首诗体现出诗人温庭筠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入思索 ,借古讽今,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评议,透露出对现实中各类争权夺利现象的隐忧。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