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注释
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後授予官职称登科。
龌龊(w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思无涯:兴致高涨。
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疾:飞快。
序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年届四十六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诗的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魂落魄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
赏析
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这样,个别与一般、明快与含蓄,就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统一,使诗作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艺术容量,既具体生动,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畅达而又别具情韵。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此时的诗人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后两句真切地描绘出诗人考中后的得意之情。高中后的诗人纵马长安,觉得一切都无限美好,连路边美丽的花朵都无心细看了。「一日看尽长安花」仿佛说自己在这一天赏尽了世间美景,使充满豪气的诗有了明朗轻快的结尾。在这首诗里,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随,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酐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快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龌龊(w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 放荡: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翻译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思绪无边。迎着那和煦的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仿佛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神采飞扬、心花怒放的感觉。前两句直抒胸臆,写昔日生活的窘迫不足挂齿,而今朝高中后的喜悦和放纵心情毫无边际。后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其内心的欢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句,将诗人志得意满的状态刻画得十分逼真;“一日看尽长安花”则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烘托出其内心的狂喜。全诗节奏明快,情韵并生,是孟郊的代表作之一。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