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节

· 孟子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孟子说:“贤明的人以自己的清楚明白,使他人清楚明白;如今的人却以自己的模模糊糊,想使他人清楚明白。”

注释

昭昭:明白。

赏析

我们今天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无不开门授徒,恐怕难免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所以孟子有这段议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昭:明白。
  • 昏昏:糊涂。

翻译

孟子说:“贤人用自己清楚明白,去使别人清楚明白;现在的人却用自己的糊里糊涂,去使别人清楚明白。”

赏析

这段话强调了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有清晰的认知和智慧。只有自己真正明白道理,才有资格去教导他人。而如果自身处于糊涂状态却还试图去教导别人,那显然是不合适的做法。这体现了对为师者、为贤者的一种要求和反思,警示人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见识和素养,否则难以承担起引导他人的责任。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