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二十六咏 其五 莲沼

· 朱熹
亭亭玉芙蓉,迥立映澄碧。 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耸立的样子。
  • 迥立:高高地站立。

翻译

那如美玉雕刻而成的荷花,高高耸立映照在清澈碧绿的水面上。只是担忧那山间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来使得它好似变成了寒冷的露珠滴落。

赏析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象。“亭亭玉芙蓉,迥立映澄碧”,直观地展现出荷花优美的姿态以及它与碧绿水面相互映衬的画面,色彩鲜明。“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则通过一种微妙的担忧,赋予了画面一种清幽且略带惆怅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