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崙仙同年慈竹平安图二首 其一

冉冉南山竹,柯叶互檀栾。 上有一片云,下有九畹兰。 清风相戛击,虚碧鸣秋寒。 竛竮走鞭散,抗衡劲节干。 养成两雏凤,文彩何姗姗。 高枝足栖宿,芳实供朝餐。 归昌忽采律,言振九霄翰。 引吭发钧奏,俯视失鹓鸾。 却顾筼筜谷,依旧青琅玕。 年年托美荫,岁岁祝平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檀栾:形容竹丛美丽的样子。
  • 畹(wǎn):中国古代称三十亩为一畹。
  • 戛(jiá)击:形容声音相碰撞。
  • 虚碧:清澈碧蓝的天空。
  • 竛竮(líng pīng):孤单貌。
  • 鹓(yuān)鸾:比喻朝廷中杰出的人才。

翻译

那南山中缓缓生长的竹子,枝叶茂密美丽相互交错。上面有一片云彩,下面有九畹的兰花。清风相互碰撞,清澈碧蓝的天空发出秋寒的声响。孤单地奔走如鞭子飞散,抗衡着那刚劲有节的枝干。养育成了两只幼凤,文采是那么的迟缓优美。高高的枝头足够栖息,芳香的果实可供早上食用。凤凰飞归忽然发出优美的音律,声音振动九霄云外。引吭高歌发出宏大的乐声,低头看去超越了那些杰出的人才。回头看那筼筜谷,依旧是一片青绿色的美竹。年年依托这美丽的树荫,岁岁都祝愿平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和生机的画面。诗中以南山竹为主体,通过对它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所蕴含的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竹上的云、下方的兰,构成了一个清新自然的场景。清风与竹子的碰撞声,增添了动态感和音韵之美。幼凤的出现寓意着吉祥和美好。凤凰的高飞鸣叫,显示出其不凡。整体画面动静结合,生动传神,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美好、平安的祝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

曾国藩

曾国藩

清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十八年进士。授检讨,累擢为礼部侍郎。咸丰初在籍奉命帮办团练,旋编为湘军。四年,湘军出战。发布《讨粤匪檄》。数年间,攻占武汉、九江等重镇。十年,江南大营再溃,太平军东取苏、常。清廷乃授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十一年,占安庆。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复命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后曾国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鸿章练淮军自上海攻苏、常,皆受成于国藩。同治三年,以湘军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后复督兵战捻军,无功。与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从容闳之议,选派首批学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学士任直隶总督。九年,办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国强盛,杀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协。旋还任两江,卒于官。谥文正。论学谓义理、考据、词章缺一不可。所选《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颇行于世。有《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全集》。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