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聚蚊
注释
- 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是欧阳修的好友。
- 颓阳:落日。
- 环堵:四面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这里指屋子狭小。
- 振衣:抖落衣服上的灰尘。
- 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 薨薨(hōng hōng):象声词,众多蚊虫飞动的声音。
- 营营:象声词,形容蚊子的叫声。
- 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
- 散帙(zhì):打开书卷阅读。
- 覆载:指天地。天覆地载,谓覆育包容万物。
- 书鱼:又称衣鱼,生活在潮湿的书籍衣物中。
- 醯(xī)鸡:蚊虫。
- 郁蒸:闷热。
- 豕鬣(shǐ liè):猪脖子上的长毛。
- 虻(méng):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身体灰黑色,长椭圆形,头阔,触角短,黑绿色复眼,翅透明。
- 台郁:这里指天地间浊气积聚。
- 噫(yī):文中义可理解为散发。
- 绮疏:雕刻成花纹的窗户。
- 藻扃(jiōng):装饰华美的门户。
- 金釭(gāng):铜制的灯具。
- 椒壁:以花椒和泥涂抹的墙壁,取温暖、芳香、多子之义。
- 薰祓(fú):用烟熏、沐浴等方法除灾去邪。
- 茅衡:简陋的房屋,衡同“横”,横木为门,指贫穷者所居之处。
- 偃:倒伏,此处引申为堆积。
翻译
落日映照在偏僻的小巷子里,暑气消退凉风吹起。梅夫子在狭小的屋子中安卧,起身抖抖衣服走到堂前。四周邻居家中升起了袅袅炊烟,鸟雀在空旷的庭院里喧闹啼叫 。落日的余晖渐渐昏暗,众多的蚊虫又嗡嗡地飞了起来。它们成群飞舞难以数清,只是厌烦它们嘈杂的嗡嗡声。抱着琴都没时间弹奏,挥动麈尾不停地驱赶蚊子。放下书卷重新躺下,吟诗聊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天地包容万物不论大小,善恶一同生长。腐朽的木材滋生出许多蛀虫,腐草能变为飞舞的萤火虫 。衣鱼总是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蚊虫在闷热的环境里产生 。猪身上常常有很多虱子,牛空闲时常有虻虫聚集 。天地间浊气积聚,散发出来就成为恶物 。蚊虫这类生于卑臭之地,高洁清净之所不是它们所到之处。华丽的高堂有高大的栋梁,雕花窗户和装饰华美的门户。精美的灯具照亮着花椒涂抹的墙壁,玉壶中盛着夜间的冰块。整日忙着薰香清洁,蚊虫哪敢靠近屋檐。富贵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秉持气节住在简陋的茅舍。昏暗墙壁下聚集着各种虫子,下面倾倒堆积着众多秽物。哪有闲情逸致享受欢乐 ,只苦恼这如雷般的蚊虫喧闹声。江南山清水秀,秋天水净木明。自古以来就是风景佳丽之地,更能引发诗人的情感。这喧嚣的环境实在难以久待,什么时候能踏上前往江南的行程啊。
赏析
这首诗以夏夜景象开篇,先描写出夏日傍晚暑气消退后的环境氛围。之后重点围绕群蚊展开,通过描写被蚊虫困扰,不能抚琴、只得不停地驱赶等情景,生动地刻画了蚊虫给人带来的烦恼。
紧接着,诗从蚊虫联想到世间万物的生成,感慨善恶同在。又将高堂富贵之人所处的无蚊清爽环境与自身环境进行对比,突出自己安于贫贱、秉持气节的心境 。最后诗人的思绪跳转到江南美丽山水,表达对喧嚣环境的厌倦以及对前往秀丽之地的向往。整首诗由眼前琐事引入,逐步深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反映了生活情景,又蕴含着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志趣追求 。语言平实却韵味深远,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展现了欧阳修作诗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