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梅二授德兴令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 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 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 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 京国本繁华,驰逐多英轨。 争歌白雪曲,取酒西城市。 朝逢油壁车,暮结青骢尾。 岁月倏可忘,行乐方未已。 忽尔畏简书,翻然浩归思。 江山故国近,风物饶阳美。 楚柚烟中黄,吴莼波上紫。 还乡问井邑,上堂多庆喜。 离别古所难,更畏秋风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谢城:指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之城,这里代指德兴(今属江西)。
  • 绿发:乌黑的头发,形容年少。
  • 青衫:唐宋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借指官职卑微。
  • 重湖:重叠的湖泊。
  • 洛浦:洛水之滨。
  • 芳芷:香草名,这里泛指花草。
  • 京国:京城。
  • 驰逐:追逐,这里指交往应酬。
  • 英轨:贤俊的踪迹。
  • 白雪曲:即《阳春白雪》,古代楚国高雅的乐曲,这里借指高雅的歌曲。
  • 油壁车:古时妇女所乘的车子,因车壁用油涂饰得名。
  • 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 简书:用于告诫、策命、盟誓等的文书,这里指朝廷的命令。
  • 江山故国:指故乡。
  • 风物:风光物产。
  • 楚柚:楚地的柚子。
  • 吴莼(chún):吴地的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可作蔬菜。

翻译

你的家乡在如同小谢城般秀美的德兴,而你却作客于洛阳城里。 正当青春年少,满头乌发,穿着青衫,为当上小吏而满心欢喜。 那里湖泊重叠,群山连绵,一片葱绿,思归的梦魂飘向千里之外的家乡。 在洛水之滨看到秋天的大雁,不由想到江南之地,那芳芷也渐渐老去。 大雁本是北方的飞禽,它的到来却能触动南方游子的心弦。 京城本就是繁华热闹之地,与众多才俊贤士交往应酬。 众人争着吟唱高雅的歌曲,在西城的酒肆中尽情饮酒作乐。 早上能遇到乘坐油壁车的佳人,傍晚又与骑着青骢马的朋友相结伴。 时光匆匆容易忘却,欢乐的生活似乎永无尽头。 忽然间却害怕朝廷的命令,猛地兴起了强烈的归乡之念。 故乡的山水离得越来越近,饶阳的风光物产是那么美好。 楚地的柚子在烟雾中透出金黄,吴地的莼菜在水波上泛着紫色。 回到家乡探访乡里乡亲,登上高堂阖家欢庆欣喜。 自古以来离别都是令人伤感难过之事,更让人害怕秋风又起(增添伤感)。

赏析

这首诗以友人梅二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友人在洛阳的生活与心境变化以及归乡的种种思绪。开篇点明友人的家乡与客居之地,描绘其青春年少任职时的喜悦。接着用重湖乱山、秋鸿芳芷等意象,细腻地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对京城繁华生活的描写,如争歌取酒、朝逢暮结等场景,刻画得生动形象,展现出京都的热闹与奢华,也衬托出友人在此享受生活的状态。然而,“忽尔畏简书”笔锋一转,写出友人因朝廷命令而突然兴起的归乡之思,思乡之情在此时变得急切而浓烈。最后描写归乡途中所见的美好风物,以及到家后的欢乐场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清淡自然,意境优美深远,情感表达丰富且细腻,流露出对友人人生轨迹变化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故乡和人生的思考 。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