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巽秀才

瑶花飞雪荡离愁,鷤鴂惊风下绿畴。 睢苑树荒谁共客,楚江枫老独悲秋。 千重锦浪翻如箭,万叠春山翠入楼。 章陌柳条今在否,定临沟水拂东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花:指玉兰花,因其洁白如玉而得名,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高洁或纯洁。(yáo huā)
  • 飞雪:形容玉兰花瓣轻盈如雪片飘落。
  • 荡离愁:冲淡、排解离别之愁绪。
  • 鷤鴂(tí jué):鸟名,又名杜鹃,叫声凄厉,古人常用以象征悲伤或春天的离去。
  • 绿畴:绿色的田野。
  • 睢苑:古代地名,此处泛指园林或学舍,睢指睢水。
  • 树荒:树木荒芜,表示环境冷落。
  • 谁共客:无人陪伴,孤独的客人。
  • 楚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因战国时期楚国地在此。
  • 枫老:枫叶老去,暗示秋季的到来。
  • 独悲秋:独自感到秋天的凄凉。
  • 锦浪:形容江水如锦绣般波浪起伏。
  • 翻如箭:比喻江水翻滚迅疾。
  • 春山:青山,春天的景色。
  • 翠入楼:翠色的山峦映入楼窗。
  • 章陌:街道,古代称道路为章。
  • 柳条:象征离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 沟水:小溪流水。
  • 拂东流:轻轻擦过向东流淌。

翻译

玉兰花瓣如飞雪般洒落,消解着离别的忧愁,杜鹃鸟在风中惊叫,掠过绿色的田野。昔日繁华的睢苑如今树木荒芜,无人相伴,只有我独自面对楚江边的老枫,感叹秋天的来临。江水像千层锦浪翻滚如箭,春山的翠色映入眼帘。那章陌上的柳条,你还记得吗?它们是否依然依傍着那条东流的沟水?

赏析

此诗是欧阳修寄给好友徐巽秀才的一首赠别之作。诗人以玉兰花、杜鹃和秋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清氛围。通过对睢苑的荒凉和楚江枫叶的老去描绘,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友人孤寂处境的关切。同时,江水的奔流和春山的翠色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