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刘幼云之官陕西提学使

皇运遘邅屯,丕变竞兴学。 四方被声教,绣衣出参错。 坐图昧根据,廷谋脱羁缚。 东邻弦歌盛,望洋指先觉。 裹粮遣就之,翕合饱咨度。 虚往而实归,群公亦垂橐。 刘侯鶱腾姿,影海耸片鹗。 爰整关中驾,过憩浔阳郭。 乡井有斯人,夙心契冥漠。 把袂奋谈舌,灯摇涕欲落。 觇国以自镜,顽珉待剖琢。 鲁邹道经天,万冶护其跃。 功成迹象外,此事基澹泊。 秦风未湮坠,岩薮富蕴璞。 刮磨发光精,九州可照爚。 沈沈龙养渊,浩浩鱼纵壑。 因时为隆污,阖辟在管籥。 恢疏慎所持,族命固有托。 飘鬓庐峰旁,积痗写一酌。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