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忆去岁与小鲁伯韬酬唱感赋
健者飘零不相见,涪翁此语最可悲。
去年开尊作重九,三人含笑各赋诗。
饕餮据案割牛脔,闲暇炙炭烧伊尼。
解箭锋机骋狡狯,往复谑浪无不为。
只今黄花又滟滟,天高日暖螯孤持。
黄侯缩手对江汉,坐闻战鼓掀霜髭。
抱关陈令攒眉去,甓社空摇助饷旗。
我复累月卧不出,负疴服散存骨皮。
登山临水付叹息,雉堞咫尺亦懒窥。
天运回环一周耳,眼前光景成参差。
世难益迫人益老,采菊漉酒真吾师。
安怪陶公惜此日,欷歔千载非所知。
孙盛作嘲孟嘉答,一时意兴今何谁。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