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棚

黯黯当窗云不驱,不教风日到琴书。 只今老子风流地,何似茅山陶隐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黯黯(àn àn):形容昏暗不明的样子。
  • 不驱:不被驱赶,这里指云彩静止不动。
  • 老子:诗人自指,含有一种放旷不羁的自称意味。
  • 风流地:富有高雅情趣,令人快意潇洒的地方。
  • 茅山陶隐居:陶隐居即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隐居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世人称“山中宰相” 。

翻译

窗前的云彩昏暗而又静止不动,仿佛是它刻意阻断,不让风和阳光照到我的琴与书卷之上。如今我身处这充满高雅意趣、潇洒闲适之地,比起隐居在茅山的陶弘景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意境。开篇“黯黯当窗云不驱,不教风日到琴书”描绘出窗前云朵停留,风日难入的静谧场景,暗示着诗人内心寻求宁静,不愿外界过多打扰自己与琴书相伴的时光,充满隐士般的静谧与洒脱。后两句“只今老子风流地,何似茅山陶隐居”诗人将自己所处之地与茅山隐居的陶弘景相提并论,既展现了对当下自在生活的满足,又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表现出诗人追求高雅闲适,不甘于平凡世俗的心态,借景、人以自比体现出他独特的精神追求,全诗语句简洁,却意境深远,情趣悠长。

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