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保母如儿时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
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
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
祇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
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
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花:形容衣服上有各种花色、图案。
- 戏车:有多种说法,这里大致可以理解为供儿童玩耍的车子。
- 未离乳:还没有断奶。
- **阿保:这里指保姆。
- **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完全强壮,所以称“弱冠”。读音:ruò guàn
- **灵椿:《庄子·逍遥游》中以大椿树长寿来比喻父亲,后用“灵椿”代指父亲 。
- **庭萱:旧时指母亲。萱草,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也用于指代母亲。
- **童颠:指儿童时期,“颠”在这里有时期、年岁之意,读音:tóng diān
翻译
回忆起小时候,我穿着色彩斑斓百花图案的衣服,保姆扶着我登上玩耍的车子。那时我才两岁,才刚开始读书,还没断奶呢,读完书后就回家找母亲哺乳。在我十三岁那年,保姆离开了人世;等到二十岁成年的时候,我慈祥的母亲也早早地离世而去。如今堂上只有父亲独自一人,每当念及离世的母亲,就像看到庭院中经霜的萱草,心生愁怨。昨天夜里,我忽然梦到自己又回到了儿时,保姆抱着我,母亲也满是怜惜地望着我。人生啊,怎么能够一直停留在孩童时期呢,我多么希望能再像婴儿般在母亲身前啼哭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幼年生活以及逝去亲人的深切追思之作。诗从回忆儿时生活片段写起,如著百花衣、上戏车、读书未离乳等,用质朴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温馨的幼年画面,童趣十足。随后笔锋一转,叙述了人生的变故,十三岁失去保姆,二十岁母亲又早逝,人生的坎坷与命运的无常扑面而来。 “祇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以“灵椿”和“庭萱”指代父母,一边是父亲的孤独,一边是对早逝母亲的怀念与哀怨 。最后借助梦境回到儿时,再次感受保姆与慈母的慈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用生活细节勾起读者的共鸣,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以及对不能再重回儿时享受亲恩的遗憾,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