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崙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阳精:古人认为龙是阳气的精华,至意为极致,阳精即阳气的精华。
- 石林:指山林中石头众多之处。
- 冥密:幽深茂密。
- 幽洞:幽深的洞穴。
- 无留行:这里是说龙行动迅速,在幽洞等地方不会停留。
- 信:确实,的确。
- 元化:大自然的变化。
- 玄感:微妙的感应。
- 象识:凭借表象的认识。
- 沈冥(chén míng ):深奥隐秘。
- 拘目见:拘泥于眼睛所看到的事物。
- 酣酒:沉湎于酒。
- 丹经:讲述炼丹术的书籍。
- 昆崙:昆仑山,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瑶树:传说中的玉树。
- 英:花 。
翻译
我观察龙能够自由变化,由此知道它乃是阳气的极致精华。山林中石头众多且幽深茂密,那幽深的洞穴也阻挡不了它的前行。古代那些修行得仙道的人,确实能与大自然的变化相融。微妙的感应并非凭借表象就能认识,谁又能探测那深奥隐秘的事理呢?世上的人总是拘泥于眼前所见,沉醉在酒中还嘲笑炼丹的经典著述。昆仑山上有美丽的玉树,可是又怎么能够采到它的花呢?
赏析
这首诗中,陈子昂以龙的变化莫测起笔,借龙象征远超常人认知的神秘力量和高深境界,来类比古代得仙道者能与自然造化相融合,引出对于高深莫测的“道”的思考。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拘泥于表面的现实,沉迷酒色,对追求更高精神境界和道家真谛的不屑与无知 。诗中用昆仑山的瑶树采英之难,表达追求高尚境界的不易。整首诗充满了对宇宙、人生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不被世俗理解的孤独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具有强烈的哲理意味与浪漫色彩,体现出陈子昂诗歌沉郁顿挫、富有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