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注释
歙:敛,合。
取:一本作“夺”。
与:给,同“予”字。
微明:微妙的先兆。
脱:离开、脱离。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国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
赏析
从这一章的内容看,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觉注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以上所讲“合”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于人与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刚强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歙(xī):收敛,闭合。
翻译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作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脱离池渊,国家的锐利武器不可向人展示。
赏析
这一章体现了老子独特的辩证思维。他指出事物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将欲歙之,必故张之”等一系列表述,展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强调了在一定条件下,柔弱反而能胜过刚强。同时,以“鱼不可脱于渊”作比,暗示国家的法宝、锐利武器不能轻易示人,否则可能带来危害,富含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对人们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