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 其二 [] 王鏊

此老生年七十六,何曾一日没诗章。 风流转觉堪师我,政事传闻尚在杭。 生世莫嫌殊已晚,题诗不害稍相方。 所嗟得见年差晚,旋读前头已旋忘。

茅山 [] 王鏊

大峰小峰连中峰,当天削出青芙蓉。 一朝忽立九霄迥,百丈已度千岩重。 思昔飙轮同驾鹤,只今云气犹成龙。 遥遥长史复何在,华阳洞里应相逢。

韩见和复次韵 [] 王鏊

官曹苦鲜悰,簿领纷然积。 不有同心人,窘然坐拘迫。 泠泠朱丝弦,韵写秋泉滴。 早朝行连裾,暮衙语对席。 新诗每见投,古淡似张籍。 推诚两相予,心肺无间隔。 君如千丈松,独立万仞壁。 而我独何为,一旦为

和?秫饭 [] 王鏊

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 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

次木斋阁老见寄之韵 其一 [] 王鏊

行年七十又加三,俯仰乾坤幸免惭。 世有篯铿方我老,坐无鲍叔共谁谈。 夕阳溪壑翠尤茜,晓雨园林绿正覃。 还拟西湖为胜集,已拚沽酒典朝衫。

橘荒叹 [] 王鏊

我行洞庭野,万木皆葳蕤。 就中柑与橘,立死无孑遗。 借问何以然,野老为予说。 前年与今年,山中天大雪。 自冬徂新春,冰冻太湖彻。 洞庭苦无田,种橘充田租。 霜馀树树金,寄此万木奴。 悠悠彼苍天,三白望

匏庵因菜根之句复次前韵和之 [] 王鏊

龋齿生憎玉蔗浆,短齑真称腐儒肠。 若论滋味风皆下,便说酸寒理亦当。 千里远陪吴下豉,多年何用禹馀粮。 康侯去后谁为赏,耕织还须问当行。

次木斋阁老见寄之韵 其二 [] 王鏊

才说迎春又送春,纷纷红紫几番新。 谁云海内无知己,且喜尊中有圣人。 瘦似维摩还示病,乐如原宪不妨贫。 山人自合山中老,出处无烦问大钧。

兰竹石 [] 王鏊

卷石兮崟崟,幽兰兮猗猗。 新篁兮丛生,同心兮不违。 彼三君子兮,逝言相好。 岁寒相依兮,永以终老。 嗟彼棘薪,亦生其间。 尔独何为,尔将曷依。

送白主事辅之还任南京 [] 王鏊

采菱江上忆曾经,百里人传聚德星。 报政三年还过阙,闻诗一月正趋庭。 马家群从眉多白,豸府中丞鬓尚青。 他日同朝桥梓并,应烦圣主赐云屏。

知乐亭 [] 王鏊

深巷逶迤接远汀,小园花竹闭幽亭。 春池水漫鱼游乐,午院风微鹤梦醒。 有榻可能分我坐,无弦元不要人听。 日长读罢参同契,正对前山一点青。

凤雏行赠毛锡朋 [] 王鏊

凤兮凤兮,何睹之艰。 一出于虞廷,再鸣于岐山。 迩来三四千年间,寂寥兮不闻不见,徒闻凡鸟声间间。 梧桐兮萋萋,竹实兮离离。 迟尔之来兮,览德辉而下之。 一鸣兮使我朝廷清,法度贞,三台明润无搀枪。 再鸣

送严太守永浚知西安 [] 王鏊

五马初分竹使符,西安风物尚西都。 三秦子弟为编户,四塞河山入版图。 楚国梓材元自有,周家风化未全芜。 旱灾已息流移复,为访当年郑白渠。

六月苦热壬子日得雨喜甚 [] 王鏊

幢幢淅淅又萧萧,两月炎威一夕消。 酷似甑山扬火帜,快如银汉泻天瓢。 乖龙久郁苍生望,淑气潜回赤土焦。 林下老人忘帝力,有年还听路傍谣。

海塘谣 [] 王鏊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 公今何在,我田我耕。 昔公未来,潮齧我堤。 浩浩洪流,浸我稻畦。 公之来兮志何壮,稽天之浸身以障。 楗以木,填以壤,隐然长虹横海上。 潮安流,田有秋,温人饱饭卧且收。 靳公靳公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