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 []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谏逐客书 []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

会稽刻石 [] 李斯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商君书 更法 [] 商鞅

孝公平画①,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②,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③,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④。” 公

白云谣 [] 无名氏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巴谣歌 [] 无名氏

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 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无名氏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秦驻碑 [] 无名氏

始皇承天,越受帝命。 业超上世,歼周灭郑。 七雄靡馀,六国是并。 功齐太古,道深前王。 埒炎均昊,美冠颛黄。 通灵七代,敬构商堂。 纵圣凝贤,将记百几。 奄蔼馀辉,蜚声万祀。

学弈 [] 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éi)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

诸子百家 [] 佚名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

[] 商鞅

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明君慎观三者,则国治可立,而民能可得。……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此臣之所谓过也。

商君书 [] 商鞅

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明君慎观三者,则国治可立,而民能可得。……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此臣之所谓过也。

说难 [] 韩非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2],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3],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4],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5]之心,可以吾说当[6]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