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马鹤沙竹拄杖二首

我已衰慵合杖时,年高子杖复何疑。 向平山水应难续,彭泽郊畴尚可追。 采药远村连近坞,寻诗西崦复东篱。 冰霜亦未全渠仗,自有诸孙善护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ōng):懒散。
  • 合杖:适合使用拐杖。
  • 向平:指向平生,即一生。
  • 彭泽:地名,此处可能指田园生活。
  • 郊畴:郊外的田地。
  • 西崦(yān):西边的山。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田园生活。
  • 冰霜:比喻艰难困苦。
  • 渠仗:依靠。
  • 诸孙:众多的子孙。

###翻译

我已经到了懒散衰老,适合使用拐杖的年纪,年岁已高,使用拐杖又有何疑虑。 一生中难以继续追寻的山水,彭泽的田园生活尚可追随。 采药于远近的村庄和山坞,寻诗于西山的山坡和东边的篱笆。 即使面对冰霜般的艰难困苦,也并非全靠拐杖支撑,自有众多的子孙来善加保护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子孙的期望。诗中,“我已衰慵合杖时”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纪和身体状况,而“年高子杖复何疑”则透露出一种豁达和接受现实的态度。后两句通过对“向平山水”和“彭泽郊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最后两句则寄托了对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艰难时刻给予支持和保护,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后代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