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海楼之襄阳歌

襄阳江水扬洪波,襄阳之山高嵯峨。 跨荆引蜀控南北,地重物蕃当险扼。 名邦作牧须俊贤,吾松李侯无与肩。 刑书三千浩云烟,侯也一一能精研。 况侯壮年才力富,心地炯炯涵秋露。 致身金紫非偶然,千里骅骝见高步。 小施大受理则优,恢恢眼底无全牛。 退食自公多暇豫,不妨吊古还寻幽。 卧龙冈上秋云冷,堕泪碑前芳草暝。 鹿门月色自古今,习池风光谁管领。 羊葛勋名传不诬,期侯将来名与俱。 若过习池就试问,还有高人庞孟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襄阳:古地名,今湖北襄阳市。
嵯峨(cuó'é):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荆:指荆州,古地名,今湖北省。
蜀:指蜀地,古地名,今四川省。
蕃(fān):众多。
险扼:险要的关口。
俊贤:才德出众的人。
松李侯:指松之李侯,即李白和杜甫。
刑书:指法律书籍。
浩云烟:形容广阔的云烟。
金紫:指官衔高贵。
骅骝:指高贵的马匹。
眼底无全牛:眼光深远,不受拘束。
退食自公:指退隐自守,不事权贵。
幽:幽静处。
卧龙冈:传说中诸葛亮隐居之地。
鹿门:传说中李白隐居之地。
羊葛:指羊昙。
庞孟:指庞德和孟达,两位三国时期的名将。

翻译

送李海楼之襄阳歌

襄阳的江水波涛汹涌,襄阳的山峰高耸险峻。横跨荆州和蜀地,控制南北交通,这片土地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要成为一个名邦,就需要有杰出的贤才,像松之李白和杜甫那样的人才难以匹敌。法律书籍繁多如云烟,但只有少数人能够精研其中。何况侯壮年才华横溢,心地纯净,像秋露一样清澈。他的金紫官衔并非偶然,千里骅骝见高步。小事得到大家的认可,眼光深远,不受拘束。退隐自守却有充裕的闲暇,不妨怀念古人,寻找幽静之处。卧龙冈上秋云冷,泪水滴落在碑前,芳草渐暗。鹿门的月色自古以来就如此美丽,习池的风光又有谁能掌管呢?羊昙的功名传扬不虚,期待侯将来名声鹊起。如果经过习池,不妨去询问,是否还有像庞德和孟达那样的高人无比。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赞美了李海楼的才华和品德。诗人通过描绘襄阳的山水风物,表达了对李海楼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通过对名邦、贤才、法律、金紫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李海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和品德的崇高追求。整体氛围庄重而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李海楼的深切思念和祝福之情。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