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原行送王南江郡伯之任

五马何翩翩,金带绯袍鲜。王子且驻节,听我歌泾原。 天下都邑称关中,关中要地泾原雄。山川秀拔更险阻,襟带中华今古同。 黄河汇其阴,崆峒奠其阳。左控右扼称四塞,面势博大森开张。 风气朴茂近淳古,习俗沉雄盛材武。先王德化俨犹在,尚义知方似邹鲁。 重城屹屹称雄奇,边人亦或窥郊圻。弯弓矫矢射汉月,百里时见烟尘飞。 汉家保障重刺史,况是兹邦逼戎垒。往哲勋名代有之,岂无寻常牧民比。 王子才识真罕伦,不是寻行数墨人。宠命新承人共羡,拂拭干将意气振。 朝辞帝都城,远望泾河水。可蓝山下青草深,勤武堂前暮云紫。 绥戢流殍苏沉疴,十邑酿作春风和。省农时露冕,吊古还悲歌。 书生共说知我寡,试看往哲何为者。休教桴鼓动边尘,莫使蕃人来牧马。 我歌泾原行,送子之泾原。期年侧耳报嘉政,伫见徵书下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泾原(jīng yuán):地名,古代地名,今陕西省渭南市一带。
  • 关中(guān zhōng):地名,指中国古代西部地区,今陕西省中部。
  • 崆峒(kōng tóng):地名,古代地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一带。
  • 四塞(sì sài):指东、南、西、北四面的边塞。
  • 邹鲁(zōu lǔ):指鲁国和邹国,两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高的声望。
  • 干将(gān jiàng):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铸剑名匠。
  • 朝辞(cháo cí):离开朝廷。
  • 泾河(jīng hé):陕西省渭南市的一条河流。
  • 绥戢(suí jí):安抚平息。
  • (piǎo):尸体。
  • (sū):苏醒。
  • (miǎn):古代帽子。
  • 桴鼓(fú gǔ):击鼓。

翻译

五匹马多么轻盈,金色腰带、红色华丽长袍。王子请留步,倾听我歌颂泾原之美。全国各地都称赞关中,而泾原是关中的重要地区。这里的山川秀丽壮观,地势险峻,腹地辽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今荣耀。黄河在此汇聚其阴气,崆峒山则承受阳光。这里左控右扼,被誉为四面边塞,地势开阔壮丽。这里的风气朴实古朴,习俗沉稳雄壮,人才辈出,武力强盛。先贤的德化仍然存在,尚义之风犹如邹鲁一般。城池重重,雄奇壮丽,边境居民时常窥视边境。他们弯弓搭箭,射击汉家的月亮,百里之外时常可见烟尘飞扬。汉家派遣重要刺史来保卫这里,更何况我们这个国家正面临着外敌的威胁。历史上曾有着伟大的哲学家和功臣,难道就没有普通的农民可以相提并论吗?王子的才智真是罕见,不是寻常的文人。他得到了皇帝的宠幸,振奋精神,意气风发。离开了帝都的城池,远眺泾河的水流。山下的青草茵茵,勤武堂前的暮云呈紫色。安抚平息了流禍,十座城邑都变得充满春风和煦。省农时节,戴上冕冠,吊祭古人,唱起悲歌。书生们都说我孤陋寡闻,看看那位哲学家又在做些什么吧。不要让战鼓激扬起边境的尘土,也不要让外族人来放牧马匹。我歌颂泾原之美,送别王子前往泾原。期待明年能听到好消息,等待着圣旨从九天降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泾原地区的壮美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的描写,展现了泾原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悠久历史。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将泾原的山川秀丽、风土人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