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避寇:躲避盗贼或敌人。
- 城郭:城墙,这里指城市。
- 仓皇:匆忙慌张的样子。
- 巨丽:宏伟壮丽。
- 忧虞:忧虑和担心。
- 草舍:简陋的房屋。
- 蔬畦:菜园。
- 稚子:小孩子。
- 地偏:地方偏僻。
- 情未稳:心情尚未安定。
- 吾庐:我的家。
翻译
为了躲避盗贼,我来到这座城市,匆忙中选择了这个地方居住。不敢奢望拥有宏伟壮丽的住所,只希望能免去忧虑和担心。简陋的房屋里,邻居老翁常来访,菜园里小孩子正在锄地。虽然地方偏僻,我的心情还未完全安定,我仍然思念着自己的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动荡时期选择居所的无奈与对家的深深思念。诗中,“避寇来城郭,仓皇就此居”直接表达了作者因躲避战乱而匆忙选择居住地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无奈和紧迫感。后文通过对简陋生活环境的描述,如“草舍”、“蔬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和对安宁的渴望。结尾的“地偏情未稳,吾自忆吾庐”更是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家的眷恋和对现状的不满,体现了在动荡时代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南斋十咏蠹简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十七 商高宗 》 —— [ 明 ] 孙承恩
- 《 东园八咏读书堂 》 —— [ 明 ] 孙承恩
- 《 七月廿五日会苏子嘉会堂再次前韵四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 —— [ 明 ] 孙承恩
- 《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 —— [ 明 ] 孙承恩
- 《 拟古二十七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七 汉宣帝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