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斋十咏蠹简

宝剑出吴钩,精光紫电流。 芳尘凝古匣,锐锷掩清秋。 尚作蛟龙吼,还令魍魉愁。 犹思畴昔遇,悬佩上皇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蠹简(dù jiǎn):被虫蛀坏的书简,指古旧书籍。
  • 吴钩:古代吴地所制的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 紫电:形容剑光如电,闪烁着紫色的光芒。
  • 芳尘:指古匣中积存的尘埃,带有历史沉淀的意味。
  • 锐锷(ruì è):锋利的刀刃。
  • 清秋:清爽的秋天,这里形容刀刃的寒光。
  • 蛟龙吼:比喻宝剑的锋利和威力,如同蛟龙怒吼。
  • 魍魉(wǎng liǎng):传说中的山川精怪,这里指邪恶或可怕的事物。
  • 畴昔(chóu xī):往昔,过去。
  • 悬佩:悬挂佩剑。
  • 上皇州:指京城,古代皇帝的居所。

翻译

宝剑出自吴地,剑光如紫电般闪耀。 古匣中积满了历史的尘埃,锋利的刀刃在清秋中更显寒光。 它依然能发出如蛟龙般的怒吼,令邪恶的魍魉感到恐惧。 我仍怀念往昔的相遇,那时我悬挂佩剑,踏上前往京城的旅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把古老宝剑的描绘,展现了其非凡的历史和威力。诗中“宝剑出吴钩,精光紫电流”描绘了宝剑的出处和其璀璨的光芒,而“芳尘凝古匣,锐锷掩清秋”则进一步以古匣和清秋为背景,突出了宝剑的历史厚重感和锋利无比。后两句“尚作蛟龙吼,还令魍魉愁”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宝剑的威力和对邪恶的震慑。最后,诗人通过回忆往昔,表达了对宝剑及其所代表的荣耀和历史的怀念。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