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漫兴用前韵十二首

吏隐吾兼得,高斋休早衙。 琴樽消意气,风日醉莺花。 抚石衣生润,临书字剪霞。 极知成散诞,聊复避喧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吏隐:指在官场中保持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高斋:指高雅的书房或居所。
  • 早衙:古代官员早晨的例行公事。
  • 琴樽:琴与酒,常用来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意气:情绪,心情。
  • 风日:风光,景色。
  • 莺花:莺鸟和花朵,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抚石:轻触石头,这里可能指欣赏园林中的奇石。
  • 衣生润:衣服因湿气而显得湿润。
  • 临书:临摹书法。
  • 字剪霞:形容书法笔迹如剪下的云霞般美丽。
  • 散诞:放纵不羁,自由自在。
  • 喧哗:嘈杂的声音。

翻译

我既在官场中保持清高,又拥有一个高雅的书房,无需早起处理公务。在这里,我以琴酒消遣心情,沉醉于春天的风光和莺鸟花朵之中。轻触石头,衣服因湿气而显得湿润,临摹书法,笔迹如剪下的云霞般美丽。我深知自己过着放纵不羁的生活,只是为了避开外界的嘈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承恩在春日里的一种闲适生活状态。诗中,“吏隐”与“高斋”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保持清高,同时享受着文人雅士的生活。通过“琴樽消意气,风日醉莺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艺术的热爱。最后两句“极知成散诞,聊复避喧哗”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回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