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学士卷
注释
十八学士卷 - 指唐代贞观年间的十八学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参谋团队。
翻译
隋朝灭亡,晋阳(今太原)迎来唐朝的统治,但当时锦帆的船只却未返回长安(唐朝的首都)的路途。野鸟(指平民百姓)被当权者欺凌,但他们却无法向上诉说自己的疾苦。直到裴寂这位贤臣制定了深远的谋略,家国才得以改变。白旄和黄钺(指权力和军权)稳定了两京(长安和洛阳),四海平静无忧。功绩卓著,德行高尚的皇帝被称为神武,太子和齐王也安定有序。忠臣和勇将各司其职,受到皇帝的宠爱,担任天策府的要职。当时有十八位贤才,他们忠言直谏,情同手足。但是否能为陈述真理而献策,却未必能完全避免家国之祸。他们的居所瀛洲(传说中的仙境)附近,与尘寰相隔,享受着美好的风光。他们言谈举止如同王者,警惕奢侈,教导人们珍惜财富。有人称他们博学多才,有人称他们忠诚聪慧。他们参与阴阳大道的调和,研究经典奥秘,为当世的事务提供着热心的咨询,担任各种职务。这些学士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才,其中十七人值得尊敬,有一人则令人猜疑。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谋略会导致后来的祸患,他们的成就也只是暂时的。他们的才华和智慧被误解,被人用虚伪的言辞来讨好。清风环绕着他们,他们的言行举止自在从容。有一位隐士住在龙眠(传说中的隐居之地),喜欢记录各种美好事物。我现在展开这卷书深深思索,仿佛与千古伟人相遇。他们的事迹已经随着时光流逝,但他们的名声仍然留存于世间。如今正值太平盛世,应该会有类似虞舜治世的圣明君主出现。期待着众贤才齐聚玉堂,瀛洲的美景近在眼前。圣朝怎么可能没有这样的学士,我也愿意前去朝拜皇帝的殿堂。古今英杰都是同类,留下美名传承于史书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贞观年间的十八学士,他们是当时皇帝李世民的重要参谋团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诗中通过对这些学士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忠诚、智慧和才华,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诗人通过赞美这些学士,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称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才的重视和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展现了当时学士们的风采和才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忠臣良将的推崇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