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谑墨

· 徐渭
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 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 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拨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昧(sān mèi):佛教用语,指极乐世界。
  • 老谑(lǎo xùe):老年人戏谑、嬉笑。
  • 涂花卉(tú huā huì):指涂饰花卉。
  • 藤长刺阔(téng cháng cì kuò):指藤蔓长而刺多。
  • 三合茅柴(sān hé máo chái):指茅草和柴火。
  • 葫芦依样不胜揩(hú lu yī yàng bù shèng kāi):比喻模仿不如原作。
  • 造化(zào huà):指自然界的创造力。
  • 根拨(gēn bō):指根基。
  • 胡为乎(hú wéi hū):何必如此。
  • 区区(qū qū):微小。
  • 叶裁(yè cái):指剪裁叶子。
  • 淋漓(lín lí):形容墨色浓郁。

翻译

在世间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人心无旁骛,老年时却喜欢戏谑涂饰花卉。藤蔓长长,刺多得像臂膀一样粗壮,几乎枯萎了;三合茅草和柴火却无法让人陶醉。仿佛葫芦模仿不及原作,难以胜过。自然的创造力何其奇妙,不求外表形似,却追求生动的韵味,就像根基都是我这五指栽培的。为何要如此微小地剪裁枝叶呢?请不要猜测,墨色淋漓地被雨水拨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年人戏谑涂饰花卉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创造力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藤蔓、茅草、葫芦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活力。诗中反复强调不求形似,而求生动韵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呼应了人生的真谛。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