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公宴

太府皇宫侧,孤城晓日东。 名僚全楚盛,高会此时同。 台迥旌旄列,霜清鼓角雄。 酒阑还别去,锦袖倚微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府:古代官署名,掌管财政。
  • 皇宫:皇帝的宫殿。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晓日:初升的太阳。
  • 名僚:有名望的官员。
  • 全楚:指整个楚地,楚国旧地。
  • 高会:盛大的宴会。
  • 台迥:高台,指宴会场所。
  • 旌旄:旗帜。
  • 霜清:形容鼓声清脆。
  • 鼓角:战鼓和号角,这里指宴会上的音乐。
  • 酒阑:酒宴结束。
  • 锦袖:华丽的衣袖,代指穿着华丽的人。

翻译

太府位于皇宫旁边,孤立的城池在东方的晨曦中。 这里聚集了楚地所有有名望的官员,此时此刻共同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高台上旗帜飘扬,鼓声和号角声在清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雄壮。 酒宴结束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华丽的衣袖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都司公宴的盛况,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太府皇宫侧,孤城晓日东)和人物的聚集(名僚全楚盛,高会此时同),展现了宴会的规模和重要性。诗中“台迥旌旄列,霜清鼓角雄”进一步以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增强了宴会的氛围。结尾的“酒阑还别去,锦袖倚微风”则带有离别的淡淡哀愁,同时也体现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与美好。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采。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