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玉溪四咏

虚庭藉屏障,绾束有蔷薇。 纵少才当局,应怜色染衣。 月明增旖旎,雨过正芬菲。 孤松不成荫,物理固相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庭:指空旷的庭院。
  • (jiè):铺设。
  • 屏障:挡风的屏风。
  • 绾束:系着的束带。
  • 蔷薇(qiáng wēi):指蔷薇花。
  • (zòng):即使。
  • 少才:年少有才华。
  • :指困境。
  • 色染:指被颜色染上。
  • 旖旎(yǐ nì):美好的景色。
  • 芬菲(fēn fēi):芬芳美好的样子。
  • 孤松:独立的松树。
  • 物理:指自然规律。
  • 相违:相互矛盾。

翻译

在空旷的庭院里,铺设着挡风的屏风,束带上还缠绕着蔷薇花。即使年少有才华的人陷入困境,也应该怜惜他被颜色染上的衣衫。明亮的月光增添了美好的景色,雨过后花草更显得芬芳美好。独立的松树却无法给人荫凉,这是自然规律的相互矛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庭院中的景象,通过描写庭院中的蔷薇花、月光、雨水和孤松,展现了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矛盾之处,体现了生活中的哲理和感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