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墅

解缆发洪都,风顺五两轻。 烟波浩瀰漫,极目如掌平。 遥遥萧滩驿,望望临江城。 不知此何方,但闻鸡犬声。 桅樯密如栉,水际何纵横。 要津实四达,商贾多所经。 壮年远游赋,浩荡江湖情。 向来守堂户,局促孤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解缆(jiě lǎn):解开船只的缆绳。 洪都(hóng dū):古代指长江上游的重要城市,今称重庆。 瀰漫(mí màn):形容水面广阔。 萧滩(xiāo tān):江边的沙洲。 桅樯(wéi qiáng):船上的帆杆。 要津(yào jīn):交通要道。 商贾(shāng jiǎ):商人。 赋(fù):赋诗。 江湖(jiāng hú):比喻社会风气、人情世故。 局促(jú cù):狭小。

翻译

漳墅

解开缆绳,启程驶向洪都,顺风而行,船只轻盈如同五两重。水面烟波浩渺,眼前景色如掌心一般平坦。远远望见萧滩驿,远眺临江城。虽不知此处何方,却能听到鸡犬的声音。船上的帆杆密如梳子,水面上纵横交错。这里是交通要道,许多商人经过这里。壮年远游的诗人,心怀江湖的豪情。一直守在家中的人,生活却显得狭窄孤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湖行旅的画面,通过船行洪都的描写,展现了江湖风情和壮游的情怀。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江湖的辽阔和生活的局促形象地表现出来,展现了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不同心境。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