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翰林院敬一亭落成诗

杰构新看耸玉堂,文明诞启际非常。 九天睿藻开贞观,百圣心传蹈允臧。 愿竭庸愚终黾勉,愧无雅颂重铺张。 神功已配乾坤大,海宇均瞻日月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杰构:壮丽的建筑。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学高官的办公地点。
  • 文明诞启:文化繁荣的开始。
  • 际非常:指非凡的时期。
  • 九天睿藻:指皇帝的智慧和文采。
  • 贞观:指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这里比喻皇帝的治国之道。
  • 百圣心传:指历代圣贤的思想传承。
  • 蹈允臧:遵循正确的道路。
  • 庸愚:自谦之词,指自己的平庸和愚昧。
  • 黾勉:勤奋努力。
  • 雅颂:古代诗歌的两大类,这里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 铺张:夸张,这里指创作宏大的诗篇。
  • 神功:指皇帝的伟大功绩。
  • 乾坤:天地,比喻宇宙。
  • 海宇:指天下,整个世界。
  • 均瞻:共同仰望。
  • 日月光:比喻皇帝的恩泽和光辉。

翻译

壮丽的建筑新近在玉堂耸立,文化的繁荣开启了一个非凡的时代。皇帝的智慧和文采如同九天之上的珍宝,开启了贞观的治国之道,历代圣贤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正确的传承。我愿竭尽自己的平庸和愚昧,勤奋努力,愧疚于无法创作出高雅宏大的诗篇。皇帝的伟大功绩已经与天地同大,整个世界都在共同仰望皇帝的恩泽和光辉。

赏析

这首诗是孙承恩对御制翰林院敬一亭落成的赞美之作。诗中,“杰构新看耸玉堂”一句,既描绘了翰林院的壮丽景象,又暗含了对文化繁荣的赞美。后文通过对皇帝智慧和文采的颂扬,以及对历代圣贤思想传承的肯定,表达了对皇帝治国之道的崇敬。最后,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努力和愿望,同时强调了皇帝功绩的伟大和其恩泽的广泛。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皇帝和文化的双重敬仰。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